斑彩螺就是鹦鹉螺的化石,斑彩的颜色其实只是鹦鹉螺的螺壳部分。而鹦鹉螺里面参照我们对现代螺的想象,里面应该是软体部分,当螺死亡,只留下螺壳的时候,里面就会灌进泥沙,进而地壳运动时大量的泥土,植物覆盖在螺上面。有的螺因为因缘际会,上面盖的是比较大的植物,没有受到太大的挤压,所以螺体保持完整,并且颜色艳丽,这种状况是非常少见的。更多的螺在地壳运动时被压碎,压扁了。再加上出土时,挖土机的不预知,能挖出一个完整的螺也是十分的不容易。还有一些螺,随着海底上升,特别是浅海的螺,没有经过挤压,所以螺体能保持得非常完整,但是,因为经过风雨的侵蚀,更要命的是与空气接触,使表面的颜色被氧化,成为暗色或是褐色。所以,多数完整的螺都是暗红或是黑褐色。只有那些被埋在地底深处的斑彩才有艳丽的颜色。
斑彩螺因为上面压的材料不同,而形成的裂纹也有所不同,是深海的螺,如果表面盖的是淤泥和海草等植物,螺受到的压力是片状的,所以裂纹是大块大块的,也不排除大裂纹后有细小的纹,这都是天然形成的。这种就是我们所说的油画斑彩和羽扇斑彩,纹较少,细,色的分部是正常的延伸。有的有非常完整的螺纹。底石软一些。如果斑彩螺受到的压力是来自沙的话,他受到的压力是点状的,色层碎裂,错层,与击碎他的沙一起形成化石,纹路形成细小的鳞片状纹路,或是相连或是交错,有明显的纵横交错的纹路,色彩缤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龙鳞,麒麟斑彩。这种底石比较坚硬。 斑彩的底石,这里是很多朋友疑惑的地方,其实他的底石就是与螺壳粘在一起的泥沙,淤泥。也是天然形成的。网上有很多介绍斑彩的文章太片面性,其实斑彩的色层跟泥沙本身就是两种不同的物质,虽然是一起成为化石了,但是把他剖开来,两者之间的界线还是分得很清楚的。所以,看到斑彩的石头是两层,千万不要奇怪,因为色层比较厚,能看出两层。看不到也不用奇怪,因为色层太薄了,看不出来也是很正常的。历史传说 斑彩石是一种稀有的发乳光的宝石。它主要见于洛基山脉的东坡,成分来源是菊石的化石残骸。斑彩石的商品名为Calcentin或Korit。而当地的印第安土著部落黑脚族则称之为Aapoak(Kainah语里小而会慢行的石头的意思,源于石的色泽)或Iniskim (水牛石)。
斑彩石事实上是来自远古的化石,7500-7000万年前,斑彩石的产地是一片温暖的浅海,海中生活着相当数量的各种鹦鹉螺,由于落基山脉频繁的造山运动使得火山时常喷发,常常将数米厚的火山灰落于海面使得浅海中的生物大量迅速死亡并被掩埋。年深日久,该地区的火山灰足足有四公里厚。随着之后的地壳运动,浅海区的地层才逐渐回到接近地面的位置。而当年深埋其下的鹦鹉螺则因为丰富的铁、镁元素和火山灰的封闭作用,演变为今天全球独一无二的螺类化石——斑彩石。斑彩石拥有人类能想象的自然界所有的色彩,在每平方厘米上会有无数种颜色组合。高品质的斑彩石或有强烈而明亮的单色,或包含了一系列明亮的色彩。低品质的斑彩石则颜色较暗淡,分布范围较窄。一般而言,红/绿相比蓝色或紫色较为常见,有一些特定的色调如深红,紫罗兰和 金色是非常罕见和紧缺的。
斑彩石表面的虹彩随着观察者和光线的角度变化,变彩的发生时而微妙,时而如戏剧般壮观,红色将转移到绿色,绿色将转向蓝色等等。文石(aragonite)晶体层的厚度、有机物质及分布在其中的微量元素等等因素决定斑彩石的颜色和衍射的强度。最好的斑彩石外壳闪亮,虹彩涌动,随着观察者和入射光线角度的不断变化而翩翩起舞